造雙贏局面,新制度沒上路前,依現行勞基法處理7天假問題。左為工總理事長許勝雄、右為勞動部長郭芳煜。中央社 台灣經濟研究院公布6月製造業景氣燈號,連續亮出第15個藍燈,創下台灣經濟發展有史以來最長的紀錄。此一現象,對經濟就是國力的台灣而言,可說是前所未有的警訊,令人憂心忡忡。 對於台灣經濟直直落,台經院分析,跟全球景氣回溫緩慢有關,造成台灣外銷衰退,加上內需不振所致。然而,台經院的說法並不完整,台灣景氣低迷固然有國際因素,但蔡政府政策失當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。 首先,蔡英文上台後,由於不接受九二共識,兩岸溝通管道中斷,陷入冷和平甚至新對抗的局面。最直接的影響,就是來台觀光的陸客大減,旅遊相關的產業重挫,而輸往大陸的台灣農漁產品也下滑,業者叫苦不已。 其次,蔡英文大搞南向政策,惟迄今為止,南向的戰略布局為何,政府又有什麼戰術配套?台灣工商界仍是霧煞煞,都不清楚。尤其,李登輝、陳水扁兩位總統時期的南向失敗經驗,更讓業者心有餘悸,裹足不前。 最後,蔡英文競選時,宣稱要拚經濟,也提出五大創新產業,台灣工商業者充滿希望。當選後,她從華航空服員罷工起,開始倒向勞工一方,放任勞動部推出較偏勞方的政策,資方轉為失望,經濟發展失去驅動力量。 仔細剖析起來,這就是意識形態作祟。「反中」、「反商」、「反藍」等三反,成為蔡政府決策的核心利益,對經濟政策的決定也是如此。所以,台灣經濟擺脫不了政治糾纏,怎麼可能會好起來!【中央網路報】


arrow
arrow

    jjjz7fl1vz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